当流动混凝土用作商品混凝土时,对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流动性损失的控制应更加严格。由于距离远、交通堵塞等因素,坍落度损失要求小。混凝土应保持2h内的流动性(有时超过2h),浇筑时需要泵送。后拌法虽然可以解决坍落度损失和泵送问题,但增加了搅拌时间或次数,影响了商品混凝土的产量,使搅拌操作复杂化。即使减水剂在泵送前3分钟搅拌,在搅拌车中快速搅拌3分钟,也不能充分发挥减水剂的分散效果,混合物的均匀性差。所以,至少在国内,后混法不容易推广,还是采用同样的混法比较好。因此,有必要研究新型高效减水剂,以保证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持在2h以上,而不影响硬化混凝土的强度,尤其是早期强度。
我国商品混凝土约70%为C25~C40,部分重要工程采用C50~C60,部分特殊情况采用C70~C80。为了降低水泥用量,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,提高硬化混凝土的性能,特别是耐久性,应掺入粉煤灰。这样,添加10% ~ 25%的粉煤灰,单位水泥用量可降低10% ~ 20%。计算表明,在基准混凝土中掺入20%的粉煤灰可节能10%。标准混凝土掺加高效减水剂(水泥用量减少15%)可节能15%。粉煤灰与高效减水剂同时掺入,可节能25.5%。因此,同时掺入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制备流态化混凝土是.节能的,在性能和节能上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。
流态化混凝土几乎接近牛顿流体,因为超塑化剂可以改善混合料的流变性能,即屈服值、塑性粘度和磁滞回线降低。因此,流体混凝土的可泵性增加。在基准混凝土中加入0.4% ~ 0.8%(.好是0.75%)高效减水剂得到的流态混凝土的泵送压力降低25% ~ 35%。
泵送混凝土在泵压作用下会产生坍落度损失、离析和堵泵现象。关键是通过混凝土配合比和减水剂的组成来调节混合料的均匀性、稳定性、流动性和干燥度。在泵送混凝土中,细粉(
流态化混凝土主要用于基础、梁、柱、框架、桥梁等的现浇混凝土。以及丁字接头的整体浇筑。特别是在钢筋密集、振捣困难或无需振捣的情况下(“自塌”或“自流平”)。